尚武精神

  据我国军方发言人说,今年高考招生将招收军校生和国防生各1万人。听到这样的消息,一方面为我军官兵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而感到高兴;另一方面也有些担心———那些习惯了读书考试的学生娃,特别是那些从小备受呵护的独生子女们是否缺乏某种尚武精神呢?

  去看过秦始皇兵马俑的人可能注意到了,那些列成战阵、威猛雄壮的武士,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一律不戴头盔,只戴着一块麻巾,或是干脆将头发挽成发髻。很多人很奇怪,

在秦始皇的时代,作战用的是冷兵器,无论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,照脑袋上来一下就玩完了,秦兵为什么不戴头盔呢?据说,商鞅变法后,给秦国军队确立了严明的军纪,作战勇敢者可以获得极高的荣誉和奖赏,畏敌怯战者则将受到严刑苛罚。因此,秦兵打起仗来个个奋勇当先,拼命冲锋,头盔又沉又碍事,索性就不戴了。

  与“军纪”之说不同的另一种解释,说的是秦人有尚武之风。《诗经·秦风》有一首诗《无衣》,其中写道:“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。”表达了秦军将士闻令而起,同仇敌忾的斗志。韩非子曾说,秦国人一听说要打仗,立刻兴奋,赤膊上阵,不顾性命。对这样一批战士来说,打仗戴头盔大概是贪生怕死的表现,是会让“同袍们”看不起的。而也正是在这种尚武精神的激励下,秦国的虎狼之师横扫天下,荡平六国,一统中华。

  说到尚武之风,不仅秦国才有。现在人们说起江南,说起苏州,脑子里想到的是修竹掩映下的小桥流水,是精心雕凿亭台楼阁,是莺啼燕啭般的吴侬软语。其实,曾经的苏州人也相当了得。“男儿何不带吴钩”?吴钩就是当年苏州男人们常用的兵器。在苏州虎丘有个“剑池”,古代传说中的“扁诸”、“鱼肠”等名剑据说仍埋藏于此。能铸造、使用、收藏这些名剑的人,肯定不是平凡之辈。虎丘还有一处“五义士墓”,那段故事说的是明末天启年间,大太监魏忠贤篡权乱国,把持朝政,迫害忠良。为了压制政敌,他派出东厂和锦衣卫的特务到处抓人。由于东厂、锦衣卫的来头太大,一般到什么地方抓人,当地人都是敢怒不敢言。不料,派到苏州去抓人的特务,竟然惹恼了苏州人,被群起攻之,乱拳打死。事后朝庭震怒,要大举镇压,为了解救乡里之危,颜佩韦等5人挺身而出,扛下了

  “罪名”,慷慨就义。想想这5位义士,就不难想像几百年前的苏州人是何等的忠勇。

  尚武精神在中国后来是越来越稀缺了,这似乎是一种文化的变异。因为在秦汉之后,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,佛教也大为盛行,老黄之道也有人推崇,而主张尚武的法家学说逐渐成为“非主流”。人们一味地读书,考科举,求功名,除了梁山泊的好汉以及黄天霸、霍元甲这类亦侠亦盗的人,一般人的恃强斗勇会被认为不学无术,自甘下流。可是,在没有了尚武精神之后怎么样的?结果是,一旦异族入侵,外敌来犯,军队的战斗力越来越差,一败再败,不免割地赔款,把国家搞得一团糟。

  对于中国人是否需要尚武精神,志士仁人从不含糊。毛泽东早在研究农民问题之前,关注的是“体育之精神”,考虑的是国人应该强壮体魄,这与他后来的“锻炼身体,保卫祖国;锻炼身体,建设祖国”的号召是一脉相承的。陈独秀曾撰文,讽刺“吾国曾受教育之青年,手无缚鸡之力”,“白面纤腰,妩媚若处子。畏寒怯热,柔弱若病夫”。他担心,这样的年轻人“他日为军人,焉能戮力疆场,百战不屈也?”“欲以此决胜世界文明之猛兽,岂有济乎?”

  所幸的是,尚武精神虽然有时会被淡忘,但却永远不会消失。前些时候,《亮剑》小说及电视剧风靡,不是偶然的。它说明,在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处,总有一些东西,一旦被挖掘出来,就会让人振奋。

  补记:据说,秦始皇兵马俑已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但愿有关方面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之外,也增加一些有关尚武精神的教育。

「点点赞赏,手留余香」

    还没有人赞赏,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!
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
    所有的伟大,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!
欢迎您,新朋友,感谢参与互动!欢迎您 {{author}},您在本站有{{commentsCount}}条评论